公告
 温馨提示
 王辉列传
 明易堂五代弟子慧来山人拜师仪式
 明易堂再添慧容山人
 武汉风水师丁立柏到海口看住宅..
易学明镜录【原创】
 风水师要有德3
 运气差的人怎么买到好房子89
 丁老师说的和别的风水大师不一..
 室内角煞与室外角煞的区别
 面相死了86
联系我们
联系电话:027-51114778
      189 7122 5388
地址:武汉市汉口沿海赛洛城
    商业街24-1
微信号:df5218    
QQ:13268538丁立柏)
丁老师推荐易友文章

阴宅风水中的太极晕
日期:2015/10/16 | 浏览次数:671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黄大陆

    风水五大因素,龙穴砂水向,无一不是天造地设,自然生就的,而且还是按一定规律行龙结穴的。精于此道者,观太祖则能预知其少祖,观少祖则能预知其父母,观父母则能预知其过峡与穴星,进而能预知束气的长短曲直,结穴的各种类型及远近高低,乃至于穴土颜色等,也能预知龙虎的长短偏正、案朝的五星类型、水流的方向等等。因此,风水师要做的事情不是手拿罗盘随意去点穴,而是要根据行龙结穴的自然规律去寻穴。故而杨公曰:“山头何处无子午,登山不用使罗经。”

    由于结穴有真假,加之穴场常因种植开垦等因素的破坏,所以寻穴十分不易。在找到了穴位之后,我们还要用种种方法来验证所寻穴位是否真确,古人叫“证穴”或“证应”。证穴的方法有四登证穴、朝山证穴、乐山证穴、缠护证穴、官鬼证穴、过峡证穴、名堂证穴、龙虎证穴、分合证穴、案山证穴、水城证穴、曜星证穴、毡唇证穴、天心十道证穴、四金证穴等,只要龙真穴的,这些证穴方法是全都可以得到应证的。

    廖禹《杨公穴法心镜》云:“要知穴法真龙祖,峡后知来又知往,三般过往最玄微,先定穴前寻不误。”其《步龙认格歌》又云:“世人论穴不论龙,正坐渺茫中。大抵异龙必有格,穴后后寻索。便来穴后现真形,应答似钟声。”意即从穴后来龙过峡处便能知龙祖是何星,前去结穴是何星,入首是何星,穴必结何星,一呼一应,如钟声一般响亮明确。这便是乐山证穴与过峡证穴。

这里要谈的是太极晕证穴。太极晕,又叫太极、太极图、太极圈、圆晕、轮晕、极晕等。对其定义的解释则主要有以下五种:

      一、气晕说。“百度百科”对“太极晕”一词的诠释为:“指以真龙穴,在该穴之地表上,必有五圈浓浅色系各不同的颜色,且如太阳周包裹,层各一色,浓淡浅深,璀璨夺目,有如日之周围,发生重轮之势,一圈之外,复套一圈,故曰:‘晕’;‘太极’指穴理而言。”其意为太极晕是没有实物的,只是穴场上呈现出来的一种五彩气晕,而且“璀璨夺目”,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。这恐怕至今还没有任何人看见过。

    刘晖《晨曦风水》云:“太极晕亦名太极圈、晕圆,指缠绕穴心的迷蒙水气所形成的微茫隐湿的圆环,以其朦胧如日月之晕环,故名日晕。”

    姚廷銮《阴宅集要》引用晓觉禅师的话说:“地理关键,极晕为主。形形有极,星星有晕。极为元气,晕为用神。用神有正晕变晕之分。正晕者,爵禄悠长。变晕者,威权猛烈……名堂内四晕俱全,少年科第;水口中四晕具备,晚岁发科;龙穴之极晕不全,惧贻笑于乡党;砂水之极晕不备,恐播恶于苍生……极为阴,而其体静;晕属阳,而其性动。极晕者,阴阳动静之机也。是故形无晕不开,星无晕不动……”这里说的极晕也是没有实物的,它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“动气”。

    二、太极土说。《青囊奥语》云:“识掌模,太极分明必有图。”玄空派鼻祖蒋大鸿之亲传弟子姜汝皋在《地理辨正》中注解道:“山龙真穴,必有太极晕藏于地中,此量变化不同,而其理则一,非道眼孰能剖露哉。”这里一句“太极晕藏于地中”,即表明太极晕不在地表,而是藏在地中,是穴内有如掌指螺纹状的类似太极图形的穴土。《玉函地理真义》云:“太极者,土穴也,非谓红黄青白便为真土。须此圈之內,土色灵巧,全与此山不同,重重包裹,浓淡淺深,璀璨夺目,如此太极即真土也……如无此证佐,即非真穴。”很清楚,这里说的太极晕也是指带有“璀璨夺目”的罗纹状色彩的穴土,是实物,不是气晕。

    蒋大鸿的老师无极子也持此说,其《玉函真义天元歌》云:“试言结穴亦二晶,石穴土穴亦相推,石穴当的是窝钳,慎莫凿伤龙骨髓,土穴太极晕中色,内象分明外象隐。窝钳土色不须论,太极重轮仔细寻。”意即结穴有石穴与土穴,凡土穴都有太极晕,并且“内象分明”,也即穴中土色有明显可见的“太极重轮”,但在穴场表面是看不见的,即所谓“外象隐”也。既然外象隐而不现,那就不是肉眼凡胎之辈所能认识的,所以姜汝皋说“非道眼孰能剖露哉”。

    孙伯刚的《璚林国宝经》也说:“然其妙又当开井验土纹以证之,必得五色兼备之土,或红黄鲜明脆嫩之石,晕文的确,与亡者脑之正凑,无使有失高失低,乃善。”

    台湾地师李思聪的《葬法集丛》云:“罗纹者,真穴土中有纹迹似人指面之罗纹,故名曰罗纹或罗纹土。”

    香港李居明云:“龙气所聚之龙穴,其泥如彩,称为‘太极晕’。这是名师才可点出的名穴。”他还搞到了两个酷似太极图的石头,起名“太极钻”,说是“摸一摸,发一发”(见李居明《蛇年运程》)。很显然,这两位李姓地师的太极晕就是穴土上的罗纹。

    在此说之中,也有不限定于罗纹太极土的,他们将穴中的五色土、五星土,以及赤红如日、白亮如月,以及有花鸟禽兽等异纹的穴土或灵物,均视之为太极晕证。如《曾子南堪虞学术教授资料》即云:“倒杖太极并掌罗,真穴土纹信息凭,识得凭证为高士,卜宅安坟可救贫。”其弟子注解说:“掌模太极图是真龙真穴的证物,山龙真穴,必有太极晕即土纹生于地穴中心,此晕变化无方,而其理则一,有似指掌罗纹者,有赤色面圆似太阳者,有色白而圆似月亮者,有如五星者,有如北斗七星者,有纹似花鸟禽兽者……惟必须道眼方能剖识,故曾师此处说识得凭证为高士,卜宅安坟时对真穴才有把握。”

   台湾另一位名师陈梦国的《中国风水绝学》也云:“识掌模,乃言真穴中心既得,定有可证之象于穴中,非必如掌模,如图样,若平垅丘埠,五色中一色之土及彩纹土较多。平岗及高岗正龙,必有龙口枕棺石。水龙则以气为凭,法认其肉也。另有怪穴之异石、灵物,均穴中太极凭证。”

    某些风水网站则更有奇谈怪论者,说:“破土时,看到穴土中出现象煮稀饭时鼓起的泡圈,就是风水上所说的太极晕。”

    总之,他们说的罗纹太极土也好,异石灵物也罢,所讲的都是穴内之物,并未言及穴场外表之物。

        三、飞星的中五立极说。沈氏玄空创始人沈竹礽,他在其《地理辨正抉要》中诠释《青囊奥语》“识掌模,太极分明必有图”一句云:“此太极非穴晕也,章(仲山)解谓‘识掌模’三字,分明是掌上起星辰,类聚群分之太极,何曾说着地中之太极?果是地中之太极,与掌何相干涉?温解此节姜氏恐露其机,借地中太极以混之……《天玉经》云:‘天卦江东掌上寻’,《都天宝照经》云:‘全凭掌上起星辰’,即‘识掌模’之谓也……太极者,即中五立极之意。”其意思跟无极子、蒋大鸿的不一样,说太极图就是在掌上玩九宫飞星时所立的中宫,姜汝皋是怕泄露天机,才故意撒谎说“太极晕藏于地中”的。

      四、穴场之微茫砂水说。风水祖师郭璞《葬书》云:“生气所聚之处,其上必有动气,动气者,即凹凸之穴晕是也。生气潜于下,晕形现于上,如鱼在水中一动其水上自成一晕,见晕可以知鱼也,故欲知生气须精熟晕法。”这恐怕是太极晕最早的说法,其意思是穴场为生气所聚之处,地表必有动气,即有微微凹凸的圆形状的砂水,仿佛如波纹日晕。因为生气潜藏在地下,其动气必呈现于地表,就如鱼儿在水中一动,水面会形成波晕一样。

    风水大宗师杨益,其《家传真实一粒粟》云:“结穴星辰似覆锅,覆锅开口或生窝,莫非阴极阳生处,所以纹如指面罗。”意即结穴的星辰会隆起如圆形的锅底一样,上面或开钳口,或生窝靥,这样便会出现凹凸的圆晕,其状则类似指面上的圆形罗纹。这里丝毫没有言及地中之物,只说到地表。毫无疑问,这跟郭璞的所说的“凹凸之穴晕”是完全一致的。对此,杨公《葬法倒杖》还有更详细的阐述:“认太极:穴场金鱼水界。圆晕在隐微之间者,为太极。上是微茫水分,下是微茫水合。合处为小明堂,容人侧卧,便是穴场。有此圆晕则生气内聚,故为真穴,立标枕对于此而定。无此者,非也。”注意!这里说的太极晕为“上是微茫水分,下是微茫水合”,也就是地表有微微凹凸的分合砂水,不是那种海市蜃楼般的五彩气晕,更不是穴地中罗纹状的五色泥土!

    杨公弟子廖金精《地理泄天机》之“认太极”云:“穴场既定,必须详审,圆晕在隐微之间,是谓太极,晕上要水分,晕下要水合,巧是稍低处水之合处,名小明堂,容人侧卧即便可,穴必有圆晕,则生气内聚,故为真穴,无此则非。但居晕穴宜宽阔,葬穴晕宜紧狭,见晕分明,便于晕心倒杖,要坐正顶,或串来脉,分落宜患来脉,或枕乐山,坳脑,双脑,侧脑,没骨皆枕乐山,前要对案山,下要就明堂,左右要分龙虎,十道无偏方可,即于晕心立一标准,上弦各立一标准,几饶减进退,皆以此定。”他进一步说明:太极晕就是穴场地表的微茫砂水,既不是虚无缥缈的气晕或飞星的中宫,也不是璀璨夺目的泥土或灵物。

    杨公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刘江东,其所著《刘公葬法》之“罗纹土宿歌”云:“罗纹不固穴非真,虚实不堪亲。第一纹星覆金碗,隐隐堂气暖;第二纹星仰掌窝,隐隐发其窠……土宿罗纹来证穴,富贵难休歇;二星秘诀可通仙,玄妙莫轻传。”他自我诠释曰:“凡星龙之来,既晓分合之界,已明入受端的,基窝分明,切须仔细察看罗纹土宿二星,証穴好坏真伪,故曰:入受生微翅,基窝若旋螺,裁剪分左右,堂气聚融和……要于坟前回首望而定之,看其依稀仿佛,似有似无,不必泥其形象太真者为得之矣。穴穴要此二星内外证佐明白分晓,始为真的,尚或内外无此二星证佐,即为虚花之穴也。”瞧瞧,这“可通仙”、“莫轻传”的太极晕证穴法,主要是看罗纹土宿二星(这里说的是“星”,而不是气晕或泥土),就是穴顶接脉受气处要“生微翅”,即微微凸起之分水砂也,也即所谓“化生脑”与“牛角蝉翼砂”。穴场之钳口窝靥“若旋螺”,也即杨公所说的“指面罗”与《奥语》所云之“掌模”,非真有罗纹之泥土也。因此,太极晕虽然是真砂真水构成的,但因其都是“微茫”的砂水,故而看上去是“依稀仿佛,似有似无”的,我们不必泥其形象太真。

    风水大家何野云《灵城精义》云:“盖帐不开龙不窠,轮晕不覆穴不住。”刘伯温注曰:“轮晕之说何昉乎,以穴场之所,上有横纹数路,圆而且弯,若车之轮然,则阴气不冲,阳气自畅,昔人所谓穴有三轮,其贵无伦是也。晕即日之晕,有其影,无其形,圆而不缺,满而不倾,今人所称太极图是也。”这里说的“太极图”、“轮晕”即郭、杨之“凹凸之穴晕”与“指面罗”,只是这里把太极晕的形象说得太真了一些,不符实际。相比之下,缪希雍说得更实在。其《葬经翼·察形篇》云:“凡真穴必有圆动处……盖有此因相可乘,左右必有微茫曲抱之水。交揖于穴前小明堂内,后人更之曰虾须、蟹眼、金魚者,此也。” 又云:“盖微茫水外,必有蝉翼砂两片,隐隐隆隆,直夹过穴前,然后逼得微茫水合于小明堂内。昔人云:‘上出明肩,下开暗翼,股明股暗,边有边无’者指此。非聚精会神、合光洞视者莫能察见也。”看看,这里的太极晕有“微茫曲抱之水”和“蝉翼砂两片”可察,只要聚精会神、合光洞视即得,远没有他人说的那样玄乎,什么“非道眼孰能剖露哉”也。

    曾经拜师数位、并有四十余年看地经验的徐继善、徐继述兄弟,其所著之《地理人子须知·以太极定穴》云:“以太极定穴者,籍其隐微仿佛之状,以观穴之的焉耳。万万山《穴法口诀》云:‘隐隐微微,仿仿佛佛,粗看有形,细看无形。’赵缘督《穴诀》曰:‘远看似有,近看似无,侧看则露,正看模糊。’皆善状太极之征也。故以太极定穴法,于穴场中回顾,见有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,是谓太极晕上要水分,晕下要水合。水是稍低处,高一寸即为山,低一寸即为水也。水之合处曰小明堂,不必拘其宽阔,但能容人侧卧便可。有圆晕则生气内聚,故为眞穴。无此则非矣。见晕分明,便于晕心倒杖……杨公以圆为金,圆金分转左者为阳,右者为阴,故曰龙分两片阴阳取。水道为血脉,从左右分为小名堂,故曰水合三叉细认踪。所谓雌雄交度者也,或谓之球檐合襟、罗纹、土宿、一点灵光、仰覆梅花等,皆异名耳。葬书云乘金相水穴土印木,亦不过一太极晕而已。”从他兄弟二人的这段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出,他们所说的太极晕,跟郭璞、杨公所说的太极晕是完全一致的。其实就是《葬书》所讲的乘金相水穴土印木,就是球檐合襟,就是所谓筻口,鸟迹,圆动处,水底眼,剪刀交,水里坐,水里卧,水底浮,明暗股,明暗球,长短翊,长短水,罗纹土,宿十字,蜗窟蛤尖,交金界玉,鸡胸鸠尾,寿带孩衿,生龟死鳖,眠干就湿,明阳暗阴,阳落阴出,扑面水底,大口出小口,桥流水不流,水过山不过,两片牛角砂,一滴蟹眼水,古鼎烟消气尚浮,虚檐雨过声犹滴,舌尖堪下莫伤唇,齿隙可扦休动骨等等。

    近有地理学者吕文艺先生,在其网站发文《“太极晕”到底是什么?》,有理有据地批驳了那种拿太极土当太极晕的邪说,但他指出:“太极晕是指站在穴星对面的案山朝山上观看龙脉结穴之穴星开面处,在穴星开面处隐隐约约有类似太极图案形状的圆晕,这个隐约可见的圆晕就是太极晕。”其实,他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。因为太极晕在穴场尚且只能看见微茫的凹凸砂水,站在穴星对面的案山甚至遥远的朝山又怎么能看得见呢?那么远的距离谁能看得见组成太极晕的化生脑、牛角砂和蟹眼虾须水呢?故而,刘江东才说“要于坟前回首望而定之……”,《地理人子须知》才说“于穴场中回顾……”,因为只有在“坟前”和“穴场中”回顾,才有可能看得见依稀仿佛的太极晕!当然,网上流传的那些所谓的“太极晕”照片,就更是神马浮云了。试想,在穴场都极难分辨的太极晕,能在照片上看清吗?

    五、内外两晕说。即将穴场凹凸圆晕说与穴内太极土说二者合一而论。沈六圃《地学》云:“有外晕,有内晕。外晕凭以开圹,内晕凭以纳棺。又曰凡临晕必作旺气,开晕必涵生气。又曰内晕或一、二重,或多至八、九重。有晕心,多是碗大白土适当金井正中,乃为得穴。又曰晕中看穿山,有如粗晕是石,嫩晕是土。其粗晕上必有一条嫩土穿山而来,这便是真穿山,穿过粗晕发开为穴,乃真气透地而出,这便是真透地。又曰真穴有范围,有盖、有底。范围即太极一圈也。”

    但细看杨筠松、曾文遄、刘江东、廖金精、胡矮仙等人有关太极晕的论述,均未发现有内外两晕之说,也未曾言太极晕下必有五色太极土,或有几重内晕,更没有说过晕心有碗大的白土,他们论太极晕时就只论穴场地表之太极晕,论穴内土色时则只论穴内土色,并没有将二者合论。

    廖金精《金璧玄文·辨土色》云:“……今按九州土壤而不同,燥湿亦异,难以概论。形势土色俱为全美,多见形势不吉而土色具备用之者,祸不旋目;形势自吉而土色不备用之者,常臻富贵,不可执一而论也……穴中证应于地之吉凶,本无预定,先辈假此以神其术耳。然涉怪诞,每为明智者所鄙。”意思很明白,他见到过很多山水形势吉而土色欠佳的穴,葬后出了富贵之人。有些先辈把土色说得太过邪乎,是为了自神其术,这是明智者所鄙视的。

    谢和卿的《神宝经》论此事说:“龙真穴的,始可论土色之精奇。堂舛砂讹,更莫问穴情之朕兆。”自注曰:“相地以龙穴为主,不真不的,纵土色精奇,何益?故曰土色次之。堂砂为穴证佐,又舛又讹,无穴可知,何必更言土色之美也。”他强调,看风水要以龙真穴的为主,土色为次,倘若龙穴不真,纵然土色很精奇,也是毫无用处的。这也就是说,地表的太极晕和穴内的太极土不是紧密相关的,有太极晕的地下,未必就有太极土,而没有太极土的穴位,也未必就不是真龙真穴。

    耶律楚材《元枢真经·穴内证验》云:“底盖眼界分明,坚腻,润而不泽,乃为真土。盖土者,气之体,有土斯有气。气无形,土有迹,验迹于土,即知乎气。唯顽石穴开凿无土,旺方取土,法为并葬。假彼真土续此真气。又有浮穴观形察色,不泥土迹,培土封葬。又有水穴不论土石,唯在势止,此必仙葬。”他说,行龙止于石则葬于石,止于水则葬于水,还有一种“浮穴”是不管土色的,只用客土封葬。但土穴则必须要“底盖眼盖分明”,也就是上有化生脑,牛角砂,下有合襟水才行。至于穴土,则只要求其“坚腻,润而不泽”即可,不是非要有什么罗纹土、五色土的。

      蒋大鸿的传人尹一勺在其《地理四秘全书》也明确指出:“止于石不得不葬于石,止于水不得不葬于水,庸术以土色逛人,余见五色全俱而葬下大败者,龙不止也。用松树石块在水中砌起,安棺用石工打开,在顽石作茔,俱大发者,龙止也。只要详其来,知其止,何必问其是石是水,是黄土是黑土。”意即:来龙结穴结在石上就是石上,结在水里就是水里,一切都要按龙的自然行止而论,不必问什么太极土、黄土、黑土等。他就曾亲眼见过葬着了五色太极土而家运大败的实例,他说那都是平庸地师以土色骗人的把戏。

    笔者也曾于20022004年见过两次带有罗纹图案和璀璨夺目的五色穴土,当时主葬的地师高兴得手舞足蹈,自夸其术神奇,结果两位福主的家里至今都是有凶无吉,一个葬后第三年遭遇火灾,房子都烧没了,另一个离婚、破财、丧失了三位未满花甲的至亲之人。去年,一位台湾的朋友问我,台湾南投县埔里镇虎仔山的鲤鱼潭,那里整支山都是五色鲜润的“太极土”,难道随便葬个地方便都是真龙真穴吗?

    通过上述论证,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杨公地理所说的“太极晕”,是穴场地表微茫砂水所构成的圆形图案,它既不是可以远远观察的五色气晕,也不是带有罗纹或五色的穴土与异石,更不是九宫飞星的中宫。所以,至今风水书和风水网站所公布的一切“太极晕”照片,都是不可采信的。

    最后,我们再看看沈竹礽在《沈氏玄空学》的“缘起”中讲的一个故事,大意为:辛未年冬,某地师觅墓地,得地于中台山之南坡,壬山丙向,形局非常完美,集江南地师(除蒋大鸿传人外)八十余人察看,众人一致认为是块风水宝地。不久,该地为某官以重金购去,葬其父母,开井时,“见穴晕太极图分明如画”,更加高兴,以为是真穴无疑。可是,葬后几个月,此官与其子皆因涉案落职,并死在了发配途中,其家族便日渐衰落。于是,某地师又集杭城地师复相之,大家仍然说是好地,且不犯神煞,百思不解其故,只有蒋大鸿的传人说:一运之壬山丙向、丙山壬向犯反伏吟,用后祸患立至。

    沈氏试图以此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问题:即使是峦头砂水完美无缺的真龙真穴,如果不按他玄空派的理气方法来立向,也会招致灭门惨祸。但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却看出沈氏犯了三个低级错误:

         1、他没有说明是何来龙,是何穴星,是何穴型,地表是否有太极晕,而只说开井后“见穴晕太极图分明如画”,可见其未得杨公风水要旨,不会看峦头,错把太极土当太极晕了;

        2、他以为有太极土的地方就必是真龙真穴,这里犯了逻辑性错误,因为就算真龙真穴必有太极土,但有太极土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真龙真穴,正如太阳一定发热,但发热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太阳;

        3、他认为龙真穴的,立向也对,就一定会大吉大利,他不知道如果开穴时锄破了太极晕,就会犯杨公所说的“穴吉葬凶,形同弃尸”的错误,照样也会招致奇灾大祸。

    因此,就他故事中所说的几条,压根就不能证明他想要证明的问题。唯一能证明的,是他的思路缺乏逻辑,他的峦头功夫尚未上道。

 

明易堂风水世家/武汉风水师丁立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 Reserved
备案号:鄂ICP备08102712号-2 武汉网站建设支持:鸿翼设计